close

  數說城事
  南都記者 王道斌
  7月30日國務院出台《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的改革意見》。7月31日《廣州市戶口遷入管理辦法實施細則》頒佈實施,八大落戶廣州的途徑悉數出台。8月1日廣州市2014年積分制入戶啟動……在過去的一周里,與戶籍相關的國家、地方性政策頻出,840萬左右的外地戶籍人員看到了在戶籍上融入廣州這座城市的希望。
  擁有832萬戶籍人口的廣州,其實在入戶難度和政策設置上遠比北京、上海這些一線城市要優越。人才引進渠道一年能解決超5萬人的戶籍問題,積分入戶每年還能解決3000人。加上夫妻、子女投靠類落戶,廣州每年針對非本市戶籍人員的入戶規模龐大。目前,是否本地戶籍人員,最為重要的一個區別在於子女的學位問題和老年人的養老問題,其他公共服務趨同。戶籍紅利,也就高度集中在子女教育上。但城市的邊界再如何拓展、延伸,城市的人口承載能力畢竟有限,能夠提供的公共服務亦然。這註定了即便戶籍政策寬鬆的廣州,也無法全部解決比戶籍人口還多的外來工戶籍問題。
  低門檻,不是沒有門檻,比如人才入戶、積分制入戶雖側重高學歷、高技能,長期在廣州工作的外地戶籍人員入戶問題。但兩個辦法均設置了本政策適合人群的年齡上限。人才入戶一般年齡上限為45歲(除個別高層次人才外),積分制入戶則設定為45歲(不含45周歲),年齡上限設置的初衷,和已然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城市,不想背負過重的養老負擔有關。但超過這一年齡上限的外來工群體,基本已沒其他入戶廣州的渠道,他(她)們戶籍紅利如何實現?孩子們的上學問題如何解決?  (原標題:誰來解決大齡外來工入戶難?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ibssmba 的頭像
    jibssmba

    M.A.C. cosmetics

    jibssm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